目前:
北京服装学院 纺织品设计BA
Royal College of Art 视觉传达MA
擅长运用设计思维。我倾向从问题出发,通过调研、实验与叙事,寻找图像与内容之间更深层的连接。
在当代艺术、插画、摄影等多个领域展开创作。作品不仅限于平面视觉,更涉猎社会批判、哲学思考、存在主义表达。具有策展式叙述性,能够通过视觉作品构建完整的传达。
Email: yue.artstudio@gmail.com ©2024 Yue-Hu
平面设计,公共干预,摄影
2024
、
这些交通标识牌与一些地点一一对应。
打破传统交通标识的视觉语言,模仿hashtag在互联网中的错误运用,混淆了交通标识的意指,通过运动,拉伸,模糊,歧义等方式重新构建交通标识。
这标识作为项目的开始或结尾,被放置在十字路口旁。
将三角形和 hashtag 的符号特征结合,我创造了一个既具有“警告”意义(三角形的交通符号)又暗示“区域”(“区”字)的复合符号。
这种设计解构了传统符号的功能性(如警示标志的明确性),并通过重新排列赋予其全新的文化和语义。
“区”字的形成隐喻了一个混乱的信息区域,而非明确的方向或规则,传递了对信息失序的批判。
这是一个指向北的方向牌,但是它的hashtag写的是东、西、南。因为东西南北都属于“方向”他们在某些语境下可能会被分为一类。
每一条路都有自己的名字,但是用广泛的#road为四个方向的路命名,这使得信息变得模糊和无效。
这个组合标识牌指向了附近的银行。
我通过将hashtag 缩小放到边缘,并且我选择都是有多重语义的hashtag。
另外模糊化的箭头破坏了交通标志的“明确指向”功能和意指,阻碍了符号的清晰解码,这破坏了交通牌“清晰信息”的功能,浪费了观看者的注意力。
这组标识指向了附近的停车场
#cargram本身削弱降低了符号的功能,我又通过将文字设计成鸟类,模糊了它的信息,并且用拉伸和重复制造运动感。
引导观众的视觉重点从“解读文字”转移到“辨认图形”上,从而偏离文字的实际意义。
指向公路旁的围栏。
在使用模糊、广泛、甚至不相关的hashtag的同时,通过将符号分解成多个独立的部分(不同的标志),并以“断断续续”的方式拼接。
同时也忽略了它们的颜色和形状。
这打破了符号原有的整体性和功能性。观看者需要“拼凑”这些分散的元素来理解它的指向。
我将这些标识放置在一条街道上,构建了这个小的新交通系统生态。